□理合务宣
邢冰,女,中共党员,1992年1月出生。2015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理合务镇扶贫站站长、旅游办主任。长长的头发,圆圆的脸庞,看上去弱不禁风文文静静的她,却是同事、朋友心目中的“女汉子”,参加工作3年多来,一直坚守在扶贫岗位上,三年扶贫工作,三年脱贫攻坚,她做到兢兢业业,将汗水挥洒了在了理合这片她热爱的土地,她经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女子本弱,尽职则刚”。
钻研业务,真抓实干,确保“扶真贫、真扶贫”。为确保扶贫精准识别真实有效,邢冰与扶贫办工作人员一起,坚持统一的政策、口径和标准,早出晚归,盯守一线,并结合理合实际,总结出“七看”(即看住房状况、看家庭人口健康状况、看子女上学情况、看存贷款情况、看经济收入状况、看出行交通工具、看家庭大额支出情况)标准。围绕建档立卡工作,为了“不落一人”,邢冰常常工作到深夜,和村民座谈,研究对策,无论走到哪她都会拿着纸和笔,将听到的看到的一一记录下来。在贫困户动态管理期间,更是熬夜加班入户、填表、审核、录系统。努力终会有回报,理合务镇不仅实现了每一个流程都规范有效,每一个环节都有据可查,也使所有的扶贫资料全部达到丰富详实、规范有序。理合务镇精准识别工作无一例出现失真、失实状况,扶贫档案多次作为典范模板迎接市县领导验收、兄弟乡镇学习参观。
爱岗敬业,立足本职,勇于担当。她总说:选择向贫困开战的干部,在脱贫之前没有脱身一说,不仅要有“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缩”的决心,还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能力。按照上级的各项安排部署,为准确把握贫困户的精准情况,不论严寒酷暑,她经常走进贫困户的家中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摸底。精准识别以来,数不清有多少个日日夜夜加班到凌晨;三年脱贫攻坚期间,忘不了多少次穿梭在大大小小的贫困村中贫困户家里。最让人难忘的是,2016年底,全省年终考核时暗访组抽查到了理合,当她跟随暗访组从牛家村、大蔺家村辗转到白家村、谢家村再往回赶路时天色已晚,寒冬腊月,饥肠辘辘;在临产前的一个月为了迎接市里检查,她主动利用周末时间加班加点,当她挺着大肚子给大家讲解,面对堆积如山的材料,晚上仍然加班到深夜的时候,一桶泡面就是她的晚餐,领导和同事纷纷劝她早点回家休息,可她毅然摆摆手说:“工作这么忙,大家都在加班,作为扶贫站长回家哪行,我身体没事,我只有在单位才安心。”说完便继续投入到工作中。她时常用一句话鼓励自己:年轻人要多干事,身为扶贫办的一员更要为贫困户做实事。工作干得好不好,群众会说话。走进后王村,当黑夜降临,那一排排节能路灯,照亮了村民回家的路,也照进了每个贫困户的心里;走进牛家村,看到边角经济整平的地,脚踏在宽敞的大路上,心里也如这脚下的土地一样踏实许多;看到贫困户拿到分红脸上挂着笑容,她也感到欣慰了许多。
钻研实践,加强学习,积极上进。中午本是休息时间,却经常在办公室看到她钻研业务的情景,为了读懂政策,更好的执行决定,她总是不怕麻烦,反复查询资料,认真研究政策,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多学多问。繁忙的工作生活并没有让她停止学习的脚步。除了工作需要学习的读本、软件外,她利用课余时间充电,她深知放松学习,思想上就会麻痹大意,不能更好的与时俱进,很快会被时代淘汰,每晚读书成了她睡前的必修课。工作期间,她还考取了广西大学的在职研究生。
多年来,她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党性锻炼,强化学习,深入调研,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能力,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的精神面貌,面对工作和生活,嬴得领导和同事一致好评的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荣誉:2015年在临邑县《山东省信访条例》电视知识竞赛荣获三等奖、2017年度“中银富登杯”医保卡知识竞赛荣获团体二等奖、2017年度荣获理合务镇“先进个人”称号、2018年度荣获临邑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18年度理合务镇党委政府授予理合务镇扶贫站“先进部门”称号、2019年3月临邑县妇女联合会授予理合务镇扶贫站“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