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践行者”——记宿安乡管区工作人员邢增明

□ 宿安宣

在宿安乡有这样一位包管区书记,参加工作15年,坚韧的做了15年的管区人。在乡村振兴路上,他是认真的“践行者”;在村集体增收路上,他是干事的“急先锋”;在美丽乡村建设路上,他是务实的“群众代言人”。他在实际工作中用真抓实干趟平了道路,化解了危机,展现了骄人工作成绩,村民们对这个斯文的管区书记,纷纷翘起大拇指。他就是高辛管区书记邢增明。

铺身子,趟道路,用“心”修筑乡村振兴的样板路。2016年,高辛村率先吹响宿安乡乡村振兴的前进号,引进了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兴康农场,发展特色蔬菜种植。面对2000亩的大规模土地流转难题,邢增明及土地流转小组面临巨大的压力和阻力,但是他没有退缩,没有回避;面对问题,他带领党员干部一家一户做工作,早出晚归,登记一户,测量一户,签约一户,就这样,历时一个半月,2000亩土地顺利流转。在他的积极协调下,家家户户还能在农场里打工,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而且工资数目让村民们合不拢嘴。村民们对他夸赞有加的同时,也是心存感激。

创新思路,盘活资源,发展集体经济强班子。在完成规模流转土地的初期,解放了大量劳动力,农场消化不了,村内随之出现了“闲人站街、聚众打牌”的现象,对村风民风形成恶劣影响。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邢增明决心为高辛村兴建劳动密集型企业,彻底解决“闲人站街”的现象。他带领村干部逐家逐户地登记宅基,一步一步地丈量村内建设用地,理清宅基归属权;与此同时,他们对村内的坑塘等集体资源也进行了测量,并登记造册。经过半个月的走访摸排,他们采取置换、调整、征用等方式回收整合集体建设用地3亩。他还积极对接乡党委,争取项目建设资金50万,又积极与临邑县泓淋电子有限公司洽谈,成功引入浩强电子生产车间项目。历时3个月,厂房建设完成,2018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不但解决了高辛村“群众站街”问题,还带动附近群众就业近200人,村集体每年增收5万元。现在的高辛社区是群众富、集体强,成为了全乡先进典型社区。

为民务实,惠民无声,美丽乡村领路人。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群众增收了,自然向往更加美好的生活,邢增明将主意打到了美丽乡村建设上。2018年,他争取到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努力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

工作中,他坚持“遵民意、惠民生、严把关、稳推进”的工作思路,狠抓三项工作。抓规划,绘制乡村发展蓝图。先后召开各类座谈会12次,征求村内党员群众代表意见和建议100多人次,让群众发出自己的声音。抓质量,严把工程监督关。发动村内群众组成监督小组,吸纳泥瓦匠、包工头等“内行”人员参与,他充分依靠群众,对项目施工每一道程序进行跟踪、监管。抓结合,打造“海棠高辛”边角经济。借助美丽乡村项目,他积极引导群众自发放弃占用的房前屋后的集体土地,开发闲散土地百余亩,种植北美海棠2万棵,努力打造“海棠高辛”边角经济,实现美好村庄与集体增收的兼得。

项目实施中,他带领村班子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盯靠工地,倒排工期,挂图作业,稳步推进项目实施;历时6个月,村庄“五化”工程顺利完工,实际硬化路面2000米,新修排水管道1800米,绘制各类文化墙200余平,栽种各类绿化树木2.4万余株,添置垃圾箱30余个,新建小广场2处,全面实现硬化、净化、美化、绿化、亮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社会福利,村班子凝聚力不断增强。

邢增明同志在自己平凡的农村岗位上,用一个共产党员的信念和行动,实践着党的理想,凭着踏实的足印、执着的精神、奉献的情怀,为高辛管区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服务群众的事业中抛洒爱心,他用赤诚的心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