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安:果蔬项目惠民增收


  近年来,宿安乡将农业结构调整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大力引导群众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精品农业,推动设施农业向规模化、科技化、品牌化发展。

科技配套展现便民惠民“新气象”

  便民惠民,是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宿安乡刘寨村果蔬产业项目区内,自动卷帘机、水肥一体化设施是每个果蔬大棚的标配,既方便了群众,又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在实施果蔬产业项目之前,我们要人工把棉被卷起来,效率低,也很危险,再就是浇水也很困难,使用大水漫灌,棚内水汽太大,容易滋生病菌,作物很难保障高产,在棚里劳作一天,可累了;现在不一样了,政府为我们园区内的大棚配套了卷帘机、铺设了水肥一体化,还教给我们农技知识,科技代替了人工,我现在一个人能干以前两个人干不了的活,一天下来,还一点不觉得累,真得感谢政府的好项目”,果蔬项目区农户樊大爷高兴地说道。
  园区里的水肥一体化、自动卷帘机等农业设施为宿安乡农业转型升级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展现了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新气象。

农技指导打造产品质量“新高地”

  市场竞争,质量为先。为增强果蔬产业项目区内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最大程度上达到富民效果,宿安乡积极对接上级农业部门,做好农技知识的培训工作,以提升棚户的管理水平为突破口,保障园区农产品的质量及产量。
  “以前,我们只知道种,种的品种、管理方法什么的,都不关心,而且舍不得打花,一棵苗上的果子都留着,营养供不上,长出的果型不好看,还很多空心果;县里的老师来了以后,现场教学,手把手教技术,现在我们一棵苗上就留10个果,还分茬采摘,果型好看还不空心,现在我们的西红柿最高能卖到3块钱一斤,一个棚一年能挣8万呢”,种植西红柿的农户高兴地说道。
  园区还积极申请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已通过无公害认证,并注册“泰铭丰”品牌,迈出了品牌战略坚实的第一步。

完善设施消除群众增收“拦路虎”

  在实施果蔬项目之前,泥土路、木线杆、销路难是种植户面临的三只“拦路虎”,宿安乡立足实际情况,决定改善园区基础设施,真正打通惠民增收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利用果蔬项目,筹集资金近300万,用于园区设施工程建设,新修砂石路面3000米,配套2台变压器,架设高压线路近四公里,并且针对销路难的问题,我们乡党委领创了兴达蔬菜合作社,联系外地客户达30余家,有效扩宽了销路”,宿安乡农办主任高金勇说到。
  目前,果蔬项目已基本完成,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自发进行种植结构调整的热情高涨。郝义春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