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变成了美丽乡村——记省安监局派驻林子镇小庞村党支部书记张云震


  “以前村里都是土路,坑坑洼洼十分难走,卖豆腐的都不敢进村,生怕把豆腐颠坏了。”
  “这个路三十年前就想修,期间也修了几次,但都没有修好,成了解决不了的难题。”
  “没想到三十年没有解决的难题,张书记仅用了五个月就全部解决了,现在‘三纵四横’水泥路面多平整呀,多亏了张书记这样的好干部啊!”
  ……
  7月6日,在林子镇小庞村,村民听说来了采访的,纷纷凑过来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村民口中的张书记,是省安监局派驻林子镇小庞村党支部书记张云震。据了解,52岁的张云震去年腊月在省委组织部的安排下来到省级贫困村小庞村任党支部书记。上任之初他就给自己制定了三原则:任何事情公平公正公开;任何资金不经自己手;尽最大努力办好事。同时除将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张贴在村办公室门口外,还制成名片发给群众。尽管没有农村工作经验,但他用自己对农村的一颗爱心,对农民的一颗诚心,对农业的一颗真心,脚踏实地的改变着小庞村。
一户一策,责任到人,让贫困户“富起来”
  “之前家里非常困难,孩子爸爸走路不方便,孩子也上不了学,自从张书记来了后给我们帮了很大的忙。年前给我们送来衣服、米、面,还联系企业资助,让孩子重新上了学。”贫困户王庆刚的妻子徐凤霞感动地说。
  王庆刚是张云震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因脑溢血后遗症丧失劳动力,家庭重担都落在妻子身上。他联系爱心企业对接帮扶,为其送来了米面油、床上用品等,并每年资助王庆刚10岁的女儿3000元学费,一直到高中毕业。
  上任伊始,张云震顾不上“小年”,就来到贫困户、老党员及村民代表家中,听民声、体民情、察民意。户脱贫才能村出列,张云震将贫困户脱贫列为扶贫攻坚的第一任务,组织召开村“两委”会,明确扶贫攻坚职责分工,要求党员干部“一对一”帮扶贫困户。“6户贫困户实行一户一策,责任到人。有劳动能力的,联系周边企业为其提供岗位;无劳动能力的,联系企业结对帮扶。”张云震说,“我还打算上两个扶贫项目,优先聘用贫困户人员,所获红利也向这些贫困户倾斜。”
  说到做到,经过几个月运作,张云震联系好一家被服加工企业,前来建设扶贫车间。目前,扶贫车间建设资金已经到位,车间已经设计完成,场地已经选好,正在进行开工前得准备。
统筹规划,有序推进,让村庄“靓起来”
  走进小庞村,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映入眼帘,道路两旁的绿化带散发清香,崭新的太阳能路灯亭亭玉立……
  “以前我们村只有一条进出路,生人来了都可能转不出去。现在四通八达,一到晚上邻村村民都来我们村遛弯儿。”村主任王庆水自豪地说。
  为彻底改变村里出行难和脏乱差的局面,张云震向交通部门争取“村村通”政策补贴,向派驻单位申请帮扶经费,联系爱心企业免费提供机械设备,投资30万,完成了2公里的修路工程,使村内形成了三纵四横的道路网。最让张云震感动的是,村民王兆胜听说修路主动刨了自己两棵影响修路的结果桃树。“修路过程中也遇到过村民不理解、阻拦的问题,但通过跟他们沟通、讲道理,所有的困难都解决了。更可贵的是,遇到问题村民们也会自发地去做工作。能得到村民的拥护是我最大的收获。”张云震欣慰地说。
  为进一步改善村庄环境,张云震把东北角坑塘作为脏乱差整治的突破口,带领全村党员干部清垃圾、除杂草、去旱厕、拆危房,向全村“地毯式”推进净化;筹措资金30多万元,对街巷进行了高标准绿化,种植黄金槐、白蜡等苗木,打造了“一街一景”观光带。此外,在村中心规划建设了水冲式公厕、休闲健身广场。
  村委会主任王庆水介绍,修路最忙的时候8台机械设备同时上阵,70多岁的前任村党支部书记王全林在施工现场背诵了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村民们纷纷鼓掌叫好,都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感谢给小庞村派来了好支书张云震。
  良好的环境既得靠建设,还得靠管护。为此,张云震亲自编写了一份义工倡议书,并贴进公开栏。“村风的改变重于村貌的改变,在公开栏张贴这份义工倡议书,目的是增强大家的参与意识、主人翁意识和凝聚力。”张云震说。此外,他还在沿街绘制宣传画廊,涉及基层党建、二十四孝、国学文化、二十四节气等,从思想上熏陶群众珍惜维护来之不易的环境成果。张云震的付出赢得了村民的爱戴与拥护。在外创业的村民王明东不但免费为村里勘测绘制了规划图,还将宅基院落给村里无偿使用,建设乡村记忆馆。“张书记是省里的干部人家都舍家撇业为小庞村做贡献,我作为村中一员做点贡献不应该吗?”当有人问他为什么无偿献出自己的宅基院落,王明东动情地说。
两驾马车,齐头并进,让产业“旺起来”
  “我们准备新上加工车间和大棚两个项目,等项目全部建成,相信小庞村的三产都会步入先进村行列。”张云震信心满满地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为帮助小庞村脱贫摘帽,张云震根据本村手工活加工和蘑菇种植的传统,确定了“两驾马车齐头并进、带动辐射全体村民”发展思路,建设总投资60万元的加工车间和扶贫大棚两个项目。加工车间占地520平方米,主要经营被褥、服装来料加工;扶贫大棚项目建设2个冬暖高温棚,主要种植平菇和金针菇。目前,两个项目已经通过了评审论证,正在招标。“我从济南聘请两名技术员,专门负责技术管理。销售方面联系好了批发市场、超市和企事业单位,就等蘑菇上市了。”张云震说,“村里经济基础弱,后期管护成本高的项目我们一律不上,同时也本着稳步发展的原则,加工车间先上20台缝纫机,等员工熟练了,再扩大规模。”
  新项目筹备的同时,去年发展的村域沉睡资源聚合经济项目也在张云震的运筹之中,在原有冬枣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冬枣+红薯”立体种植,新整理的土地种植了秋葵,村东北角两个坑塘种植了莲藕,挖出的土方垫平周围洼地种植了冬枣,莲藕和冬枣的种植既增加了集体收入,又美化了村庄。支部委员张光恒说:“人家张书记一个50多的省城人都为咱村拼命干,人晒黑了一圈,咱再不主动上阵简直无地自容!”
  走进张云震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两面锦旗,其中一面上书:尽职责心系百姓,共兴建和谐小庞。那是小庞村村民庞道文和王怀东自发送的,也代表着小庞村全体村民共同的心声。正如村民王怀东所说:“张书记实诚、厚道,没架子,全村80来户都希望请他到家吃个饭,他谁家都不去,可全村300来口人谁家有难事他都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儿行千里母担忧,看到张云震晒黑的脸庞,听到他喊哑了的声音,80多岁的老母亲平添几分牵挂,在儿媳陪伴下来到小庞村看望。得知村庄如此大的变化和群众对儿子的敬重,老人家说:“别挂家,放开手脚干,娘的身体硬朗着呢!”“两年的时间转瞬即逝,我将会用这有限的时间尽我最大的努力为小庞村完成无限的使命。”张云震坚定地说。(刘丽莹 黄浩珉)
责任编辑 王吉东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