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花生情


  □鞠迎春
  金秋十月,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各种谷物成熟的味道。
  上街时,被路边小摊那堆带着泥土的鲜花生拽住了脚步。于是买了一些,回到家洗净,花生外面青白色的麻皮显露出来,用手指使劲捏开,粉红色的花生仁蹦了出来,很饱满,一嚼,那‘嘎嘣嘎嘣’的脆劲儿伴着一股清香直入心脾,虽没有参与土地的劳作,此时,竟也咂品到了收获的甜美。‘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个白胖子’儿时的记忆就想这鲜花生一样脆生生的闯进了脑海。我的家乡,历来土地比较贫薄,主要是土质所致,白花花的沙土地,种植的小麦玉米,产量都不高。然而,农人们的智慧总是在默默的劳作中和土地形成了某种默契,因地制宜的改变着作物的种类。地瓜,花生,萝卜,这些适宜在沙土地生长的东西陆续的显露头角。
  土地是农民的命脉,更是智慧的源泉,农人们像爱护婴儿般爱护着每一寸方田。很多的边边角角,河堤沟沿上也都栽种下秧苗。尤其是花生,这种作物生命力极强,不需要特殊的管理,再贫瘠的土地,也能长的很茁壮。父亲每年都要留出一块田,种花生。正月里就要开始准备,首先是剥种子,由于家家户户都种花生,每到收成的时候,都要挑选籽粒最饱满的留做种子。乡邻间就会互相比较,谁谁家的花生今年产量高啦,谁谁家的花生口感好啦,于是就会有人背上一麻袋去和人家交换,那户人家通常都会喜滋滋的把自家的花生夸一顿,然后搬出一麻袋,这就算是成交了,农人的朴实就和这花生一样总是带着一股子泥土味儿。‘谷雨前后,栽瓜种豆’,花生不用特意的管理,对肥水要求都不太苛刻,在贫瘠的土地上兀自旺盛着。夏天的时候,碧绿的秧藤上会开出橘红色的花,那些小花低低的贴着地面,小小的花瓣弯成弧形,中间是嫩黄色的花蕊,就像蝴蝶一样美丽,一大片碧绿的花生地里,蝴蝶丛生,翩翩起舞,旁边的玉米苗笔直的屹立着,像仪仗队一样整齐。此情此景,真是让人感叹万物生长的神奇!
  好不容易盼到了秋天,花生秧的颜色慢慢变成了深绿色,然后是深褐色,挑一个晴朗的天,父亲说‘刨花生去!’。于是全家出动,镢头,铁钯,竹篮,各种工具一应俱全。此时的田野是芬芳的,秋天的味道总是让人心怡,麻雀也成群结队的忙碌着,高粱地里,芝麻田里,小心翼翼的采食着属于自己的那份恩赐。地瓜秧也变成了红褐色,地面微微上隆,里面孕育的自然是一地的欣喜。在花生田里,父亲负责刨,我和弟弟跟着母亲在后面拣,这可是个仔细活儿,稍不留神,就会有花生遗落在土里。整片田收拾完一遍还不算完,还要用小铁钯再细细的钯一遍,像淘宝贝一样,让每粒花生都能归仓。这即是劳动的收获,更是土地无私的惠赠。
  晾干、晒好后,花生被装在麻袋里,这些花生要分成几份,最好的留做种子,尚好的要送去榨油,最后的才是留作平时的食用,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父亲平时喝酒的菜肴稍微丰富了一点,每每都会捧一捧花生放在饭桌上,剥几粒花生米抿一口老酒,那心满意足的神情是从心而发的!偶尔也会奢侈一回,油炸花生米,铁锅上油,粉红色的花生米在锅里噼里啪啦的作响,那香味顿时就炸开了,满屋飘香,直到现在我都认为,那个响声是最动听的音乐!
  有了花生,我的生活也丰美起来,每次嘴馋都会在衣兜里塞满花生,塞得鼓鼓囊囊,一走路哗啦哗啦地响,然后掰块凉馒头,馒头就花生,真是世间难得的美味啊!
  一菜一蔬,一谷一粟,万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地的孕育,离不开阳光雨露的滋养,也掺杂着农人们的劳苦和汗水,当我们承受这些惠赠时,是应该心存感恩的。回望窗外,阳光明媚、秋高气爽,一群麻雀叽叽喳喳的欢闹着,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