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敬和激活

这些年因各种机缘的行走,踏访了不少古村落。在浩大的中国,这些古镇古村承担和呈现着不一样的功能,比如景区形式的乌镇,民居博物馆形式的晋中一些大院,分区保护方式的丽江束河镇,更多乡野民间的古村落则维持着当地原住民生活的原生态方式。而由学术界、文化界和地方政府发起的一波波古村落保护开发现场传来信息:古村落的保护和拯救是一个大工程,保护古村落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和文化。

然而在实际的行走中,我也感受到一个普遍性的难题:村落空巢化。一些僻野村落隐在青山碧水间,美则美矣,却少了生机,半天不见一个人,年轻人都去了城里,徒留一个空村和二三枯坐的蹒跚老人。倘若没有留下来的吸引力,年轻人当然要往城里走。城里有干净舒适便捷智能的生活,孩子在城里上学也放心很多。我们都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我们和世界其他任何国家一样要走城镇化和城市化的道路,似乎这是历史的必由之路。那么古村落的保护怎么落实?有没有更宜居生态的方式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怎样在尊重村落文化的同时切实改善乡村的生活质量?

有一点当是共识,我们对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不该仅仅只是“礼敬”,像博物馆一样以景区方式把它展示出来,房子是要人住的,尤其是那些山野间的老房子还有人烟,还有山林茶园和农事稼穑……那这个难题如何解呢?对,理想的古村落,要有生态的环境,有传统的历史,有现代化的生活,如此才称得上美丽宜居。

碰巧今年走访了两处古村落——福建的屏南和浙江的松阳,感觉空村现象在改变,我看到了一些年轻人的身影,他们可能是建筑设计师、民间艺人、现代化企业管理者、志愿者组织、来自高校的专业团队……一群怀有理想、情怀,带着创业梦想和智慧才情的年轻人投身到了乡村。他们其实是现代版的“中国乡贤”。他们把全新理念和生活方式带入了乡村。新的民间力量、乡村秩序和产业形态正在重构乡村。

比如浙西南的松阳古村落,完全刷新了我对江南传统村落的见识与想象。去松阳前,我脑海里有对徽州、婺源一带古村落的认识,不外乎白墙黑瓦、翘角飞檐,再加上“修旧如旧”的祠堂庙宇、“烟雨迷蒙”的油菜花田、村口半亩“标配”荷花池塘……在古村里走一遭,家家户户卖一样的土特产,摆在一起眼花缭乱,却生不出探看的兴致。这些做工粗糙的小物件,你能在江南大地角角落落的古镇古村里见到。

松阳的古村落却是另一派古典。当地传统村落大致分两种:平地村和山地村。平地村分布在瓯江上游松荫溪两侧的松古盆地内,因地势平坦、农业条件优越、交通相对便利,平地村大多破坏较严重;反而那些交通不便、经济又欠发达的山地村被很好地保存了下来。我要说的就是这样一些古村落,它们如同《历史大视野中的传统松阳》所言,“或居高山之巅,或隐于山水之间,或坐落溪流之侧,或掩映于竹海古树中。阶梯式、台地式、平谷式、傍水式和客家传统村落在松阳山水间交相辉映……”这样的村落有一百多座,错落层叠在二百零五座千米以上的山峰间,可谓占尽山水之形胜。我在这些古村落里行走或远望,俯仰之间,感受山的深秀,云的壮阔,老树的无言沧桑。散落其中的,就是成片成群的民居,黄泥墙耀目,白墙黛瓦朴素,黑石墙基粗犷,吊脚楼别致,这些和山水自然浑然天成的村落一级级沿着山坡向上延伸。这样的美是可以接通心灵的。我的脑海里无由想起一句故乡的“赞美诗”,来自熊培云散文《追故乡的人》:“乡村是一道道通往天空的山坡。没有那些杂草丛生的山坡,我不仅难以依偎地球,而且真的无法抵达天空。”

乡村的美是需要懂得美的人来呵护的。我在松阳看到了这样一群才智技能和情怀兼备的年轻人。他们中的多数生于斯长于斯,认同家乡的礼仪之风和悠久人文,热爱家乡的茶园、山坡、溪流、林石,乃至神灵般护佑着祖祖辈辈的祠堂庙宇和参天老树。他们依托村落的美,开发出了同这美深度契合的民宿——听听这些诗意的名:云端觅境、云上平田、酉田花开……也只有亲临了、眼睛和身心感受到了,你才会打心眼里佩服这些年轻人。我在云上平田看到草木染的丝巾和团扇,美得惊心,忍不住用手去摸,纯净柔软,散发草木的清香。还有一种竹子做的牙刷和筷子,上面刻着好看的中国字:山家清供。

传统需要礼敬,更需要激活。怎么激活?我在松阳看到了点点滴滴渗透在细节里的“乡村美学”。美在松阳不是无中生有,而是由“向自然索取”,转而“与自然共生”;那些古村古迹古树并不遥远,就在你身边,随时一个转身,你就能感受到与古人对坐的呼吸与节拍。

我知道,像松阳这样的民宿在浙江还不少。民宿的开发,会否在倡导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创造出一系列独特的乡土文化保护措施?一种和拯救老屋行动呼应的乡村美学?乡村不是只有“农家乐”,乡村还有山河和众生,有郁勃着的生机和我们的性情与自在,有我们的生和死、苦难和悲痛、过去与将来……在中国,乡村还意味着一种文化和信仰,是从《诗经》《庄子》《楚辞》、汉赋、唐诗宋词以及山水画里一路营造出来的精神家园。

我们常说“礼失求诸野”,这个“野”在民间,也在民间的一乡之士、一乡之贤。民间孕育人文的大自然。所以我们还有句话:反而求诸己,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陆 梅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