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好拿手戏打好特色牌 临邑县产业振兴各显神通

清明节期间,临盘街道前杨村的乡村记忆馆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他们在品味民俗文化的同时不忘去花棚赏花、去历史遗存怀古、去丛林木屋品尝美食。“我们积极发展旅游产业,现在每年可以给村里带来近30万元的收入。”前杨村党支部书记崔磊说。去年以来,前杨村挖掘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并与生态建设巧妙结合,依托果蔬种植、拓展基地、记忆馆等,发展集民俗餐饮、观光采摘、休闲垂钓、农事体验于一体的乡村休闲游,架起一产与三产互动发展的桥梁。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我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以城镇化倒逼农业产业化,狠抓产业资本和产业支撑,构建起以工商资本为主导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近两年我县引进中建材、青岛浩丰、宁波天邦汉世伟、广州天地食品等央企名企,投资90多亿元建设凯盛浩丰智慧农业产业园、壹号土蛋鸡、华莱士北方生产基地等项目,形成了“南部特色种植、中部生态循环、北部特色养殖”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为确保新上产业项目立得住发展好,我县通过与高校院所对接合作,建立项目评审机制,建立起涵盖农林牧渔200多个项目的产业振兴项目库,选出28个效益好、可持续性强的项目进行推广。根据本村实际,理合务镇苇子孟村从项目库中选择了丹参种植项目。“每亩丹参的经济效益大约在八千元,除去成本两千元,利润在五六千元。”苇子孟村党支部书记孟祥忠说,“去年项目获得成功,良好的经济效益让老百姓乐开花。”

产业项目良好的经济效益,调动了镇村发展积极性,各乡镇你唱你的拿手戏,我打我的特色牌,产业发展热火朝天。德平镇榛果、林子镇小米辣、兴隆镇金银花、孟寺镇丹参、理合务镇黄花菜等特色产业初具规模,每个特色产业种植面积都在1000亩以上,产业带动效应明显。

产业振兴离不开发达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我县创新组建优质农副产品配送中心,着力打造“上联市场、下联基地”的第三方农产品物流平台,探索建立临南蔬菜大市场等农产品物流体系,成功引进了投资10亿元的中国供销临邑农产品综合物流园,年可实现交易额30亿元以上。同时,建立健全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发展让政府放心、企业安心、农民舒心的农副产品流通业。(任清松 黄浩珉 刘丽莹)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